淮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8月份工作总结和2025年9月份重点工作安排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9-12 10:35 字号:

一、8月份重点工作

(一)推动营商环境提档升级。

1.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动“个转企一件事”实施。深化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推动存量公司依法按期认缴出资,完成超经营期限未换发营业执照的经营主体走访服务活动工作,处置超期未换照经营主体780户,其中换证76户、注销46户、依法列异657户。做好新《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实施宣传工作。

2. 推进“信用提升三年行动”。深化信用修复“打铃提醒”唤醒服务机制,对40户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开展信用修复提醒,目前,线上修复375户,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办理各类信用修复1860件。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全市共发起双随机抽查任务186批次(其中联合抽查任务169批次,占比90%),检查企业205户次。

3. 推动个私经济提质增效。强化政策引导,开辟“个私企业发展政策”专栏,为个私企业发展提供精准政策支持。加快推进“个转企”工作,建立“个转企”培育库,已入库135户,今年以来“个转企”80户。举办个体工商户座谈会,解读扶持政策,收集困难问题,全力帮助解决。

(二)稳步推进“两个强市”建设。

4.加强质量强市建设。指导濉溪县制定国家级质量强县培育实施方案、百城质量提升活动方案。细化2025年质量月活动实施方案,做好启动仪式及相关筹备工作。口子酒业《创立“一步兼香、 真藏实窖”质量管理模式案例》入选2025年度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十大典型案例。强化认证监管,开展3C认证产品检查,配合相关部门对全市14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开展专项整治。强化标准引领,开展企业标准“双随机”抽检工作,认真做好2024年度全市23家企业32个项目标准化奖补审核工作。对重点企业开展“整治居民水电气计量不准确问题”综合整治现场督导,开展固定污染源监测系统抽查,督促3家无数据溯源企业按时整改。继续开展企业能源计量审查和民用“三表”抽检工作。

5.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召开2025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会商会,通报2024年度考核结果推动2025年重点工作落实。指导杜集区开展“段园葡萄节”知识产权保护,开展执法检查,提供维权援助及政策解答服务。推进知识产权贯标工作,淮北师范大学成为我市首家通过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的高校。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02笔,融资金额21亿元。

(三)着力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6.加强网络商品交易监管。部署开展规范和促进全省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排查涉及我市案件线索14件,立案查处6件,责令改正3件,罚款共计1.631万元。8月份开展网络监测1322次,检查网络经营主体55392家次。开展重点领域预付式消费合同格式条款违法行为专项检查和“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办理合同案件4件。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工作。召开竞争执法工作推进会,制定淮北市《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措施清单》,部署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志愿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强化公平竞争审查,与徐州等地市开展交叉互查,清除市场准入壁垒。强化价格监督监管,持续开展殡葬领域、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停车违规收费、居民水、电、气价格专项整治,认真梳理低收入人群水、电、气优惠政策,责令供水企业退还多收水费3.638256万元;开展涉企乱收费专项整治,对4家商业银行进行检查,责令退还多收手续费4014.38元。深入推进广告监管“清风”行动及借党和国家重大活动搞不当营商活动相关专项检查。将涉嫌广告违法线索及时交办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并加强督促指导。

7.守护放心消费。建立放心消费经营单元动态培育库,对已培育认定的5家放心消费街区、283 家放心消费单位实施动态监管。组织全市11家行业协会、51家企业参加在安徽曦强乳业公司举办的淮北市行业协会放心消费承诺现场推进活动,共建放心消费环境。做好入选首届淮北伴手礼产品的宣传推广,制作伴手礼宣传册,联合市消保委、总工会、市邮政公司开展“优化消费环境 促进放心消费”暨“首届淮北伴手礼”走进“工惠购”活动,让伴手礼成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有效载体和提升经济活力重要元素。

(四)全面筑牢“四个安全”防线。

8. 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组织开展以“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为主题的202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凝聚社会各方共识,共同推进食品安全工作。深入开展暑期餐饮服务监管工作,指导学校食堂规范化建设,确保食堂布局规范合理。深入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食品生产经营环境卫生、重点问题食用农产品、冷冻冷藏肉及制品、问题牛肉风险隐患排查等专项整治。组织开展“食安名坊”申报工作,通过支持和培育推动地方特色食品小作坊健康发展。强化药品安全监管。持续推进药品经营环节“清源”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经营使用单位1152家次,立案查处89起,约谈单体药店20家,移送公安机关6件。完成56批次化妆品和15批次医疗器械国、省抽样任务。检查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企业12家,医疗机构1家,限期整改7家。组织市县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交叉互查,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经营及使用行为。

9.强化重点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建筑保温材料、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行动。推进重点产品质量追溯,持续做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目前,已抽检391批次(完成率63%),其中合格367批次、不合格24批次,已做好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对濉溪县三无电梯问题开展实地调研,摸清问题根源。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消费环境建设方面,部门协同还需加强。消费环境涉及多个部门,不同部门之间在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方面仍存在沟通不畅、职责不清等问题,影响工作效率和效果。对此,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安徽省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放心消费若干措施(2025—2027年)》,制定结合我市实际的落实举措,进一步建立完善协同机制,落实“谁监管、谁维权”,推动形成“大消保”工作格局。

2.在执法办案方面,技术手段有待提升。信息化技术在执法中的应用还不够充分,大数据、电子取证等科技手段的运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执法办案智能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将进一步加强对执法人员培训和管理,借助大数据、电子取证等科技手段,提升执法办案智能化水平。

三、9月份工作计划

1.推动“个转企一件事”上线实施,推广宣传“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事项,联合相关部门推动政务服务“跨域通办”,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证照”办理流程,持续开展涉金融经营主体准入登记。开展“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强化部门协作,共同服务个体经济发展。指导符合条件的个体户积极申报 “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

2.推进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创新试点、深化信用提升三年行动、“信用修复年”等活动,开展信用修复“打铃提醒”服务,推动信用赋能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持续推进双随机部门联合抽查工作,指导各部门按全年计划开展联合随机抽查检查。

3.开展2025年质量月系列宣传活动,发布2025年质量月活动方案,举办质量月启动仪式,组织开展质量领域各类竞赛,举办卓越绩效和缺陷产品召回培训班,组织全市各行各业全面开展质量月活动。做好市场监管领域产业扶持政策2024年申报奖补相关工作。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认证提升行动、技术性贸易措施、“三同”和国际产品认证供需对接会公益培训,做好入企指导帮扶。督导企业完成标准化“双随机”抽检结果整改,持续推进能源计量审查和民用“三表”你点我检网上征集抽检工作。

4.推动商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保险业务,引导企业参保,降低知识产权风险,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常态化推进专利产品备案,持续高频调度,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加快进度。

5.加强网络商品交易监测,开展各项涉网交易监管专项行动。推进2025年“安徽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进一步做好格式合同常态化监管,持续开展重点领域预付式消费合同格式条款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加大线索排查和执法办案力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6.持续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冷冻冷藏肉及制品、食用植物油、“两超一非”、食品添加剂等专项整治工作。加强秋季开学校园食堂安全监督检查,组织食品安全培训班,开展秋季“小饭桌”食品安全检查,做好烫面餐饮门店塑料袋套碗监督检查工作。落实“食安名坊”申报单位的整改提升行动。持续开展药品经营环节“清源”行动和疫苗专项检查,完成年度药械妆抽检任务,继续推进一级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开展2025年“药品宣传周”系列活动。

7.持续加强重点企业及重大项目在用特种设备检查,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实施闭环管理。督促濉溪县加强对三无电梯问题的研究分析,制定解决方案。继续开展电动自行车、建筑保温材料、燃气器具等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做好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

8.持续开展放心消费工作,制定落实我市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放心消费若干措施举措,对培育的放心消费单位分批进行公示。继续发展ODR单位和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和部门,做好消保委换届调整工作,保障全市消保维权工作有序开展。在全市推广“一杯茶调解法,做好“首届淮北伴手礼”后续工作,推动伴手礼走进“工惠购”、走进省政府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