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淮北市市场监管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市场监管局 发布时间:2021-12-03 15:09 字号:

2021年,淮北市市场监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找准市场监管工作坐标,聚焦创优营商环境、严守“四大安全”、赋能高质量发展、规范市场秩序,全力开创“十四五”开局之年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我局先后荣获全国“小个专”党建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全国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先进单位、全国12315效能评价工作第八名、全市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先进单位、提案办理工作先进单位、网站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2名同志分别获得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和全国消费维权先进个人。现将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22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政治统领,推动党的建设走深走实

一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成立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通过党组书记带头讲党课、邀请专家作报告、集中观看专题片等形式掀起人人注重党史学习的浓厚氛围,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12次,举行“学党史、守初心、担使命”等主题活动5项。各支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模范机关创建活动相结合,累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20项稽查支队党支部、特检中心党支部先后被评为全市“十佳党建品牌”,计量所支部纳入“领航”计划库,计量所安全仪器检测室荣获安徽省青年文明号称号

二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上廉政党课1次,组织学习案例通报、法规政策6次,观看警示教育片、直播3次,通过警示教育活动和专项整治,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的纪律意识和底线意识。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书》,结合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出台《一岗双责制度》《廉政谈话制度》等系列制度,不断推动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全力支持保障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执纪,推进作风建设。今年以来,对市场监管局巡察“回头看”移交的8个线索已全部办结,处理问题线索12件,初核10件,函询1件,诫勉谈话3人,批评教育6人。

三是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切实发挥党组把关、纪检监督作用。今年以来,共计推荐二级调研员1名,提拔正科级干部4名、副科级干部17名,职级晋升一级主任科员2名、三级主任科员4名、四级主任科员1名,科级干部交流3名,没有发生选人用人方面违纪违法问题。开办市场监管大讲堂,邀请市委党校讲师及省局处室负责人等授课,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制定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计划,积极推进三区一县“样板所”建设。

(二)坚持改革创新,市场主体活力激发迸发

一是推进审批改革。制定《淮北市市场主体歇业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获准在全省先行先试,企业可以根据条件申请歇业,进一步畅通市场退出通道,此做法被学习强国、安徽经济报、淮北日报等媒体报道,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市政府调整“证照分离”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推动532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四扇门”方式落实,31家市直部门及时出台各项改革审批方式的后续落实措施。

二是巩固“一日办结”成果。完善企业开办“六个一”体系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审批效能,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一表”填报制度,实现涉企证照事项“一门、一网、一次”办理营业执照、公章刻制、税务登记、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开户、银行预约开户六件事。积极为企业减负,实现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5枚公章,为企业免费刻制公章29940枚,减免企业开办费用179.64万元。县区局窗口实现自助服务和智能审批,电子营业执照在金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至11,新登记企业6927户,同比增长1.9%;个体工商户30292户,同比增长47.4%。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市场主体196384户。

三是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印发《淮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服务招商引资企业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案》,从提供便捷市场准入服务等10个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建立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建成“小个专”党建指导站33个,实现“小个专”党建工作组织全覆盖。持续开展省级“小个专”党建工作示范街(区)创建、“三促三创三争”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今年以来,共电话联系、走访市场主体1500余次,收集反映问题28个,办理28个。

(三)坚持底线思维市场安全监管筑牢筑实

一是坚守食品安全底线。全省率先出台《贯彻落实“食安安徽”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推动落实“食安安徽”品牌建设,完成8家食品生产示范企业验收举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舆情应急演练。优化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功能,加强线下排查和线上排查,严格报备进口冷链食品5972.75吨,建立集中监管仓4个。比对处置跨省交易进水冷链食品相关信息327条,协查省局通报的涉疫进口冷链食品13批次,封存、销毁涉疫产品1292个(份)。开展夏季食品安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一系列整治行动,全市共计查办食品安全违法案件657件,同比上升49.3%,案件总值129.69万元,罚没款420.97万元。完成食品抽检9991批次,合格率为97.43%。实现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治理达标率、食品销售者风险分级动态管理覆盖率100%。食品安全“你点我检”进社区、“随机查餐厅”活动扎实推进。某公司经营的含“克伦特罗”羊肉案入选长三角地区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核查处置十佳案例。

二是坚守药品安全底线。市县两级政府均成立药安委,建立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责任清单,坚持药品医疗器械清单式监管。加强新冠病毒疫苗保质保供监管,对承担新冠病毒疫苗储存配送的2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承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53家接种点进行全覆盖检查,有力服务全市疫情防控大局。开展药品安全春风行动,药品流通环节、医疗器械、“线上净网线下清源”化妆品等专项检查3399家次,立案133件,同比上升51.1%,罚没款82.3万元。建设药品科普站4家。完成药械化抽检447批次。

三是坚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集中攻坚行动为着力点,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按照“一单四制”要求,开展电梯、起重机械、压力容器等8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249家(次),排查安全隐患553处,立案18起,处罚15.2万元。检验特种设备13819台,检验压力管道40.139千米,完成特种设备职业人员考核2852人。淮北市电梯安全信息化监督管理平台运行效果良好,实现电梯维保无纸化及应急救援信息化、智慧化监管。持续推进《淮北市气瓶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对在用气瓶实行一瓶一码登记。

四是坚守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开展非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质量专项整治“回头看”、水泥质量提升等10多项专项整治,综合运用日常监管、专项检查、监督抽查、质量帮扶等多种手段开展监督检查,检查企业3400余家次,责令整改问题80余条,非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产品专项整治经验做法被作为全省六家典型之一予以收录。开展质量“巡回问诊”、隐患排查活动39获证企业进行双随机检查责令限期整改问题48条。完成市级监督抽查602组,严格做好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整改和移送公告等后续工作

(四)坚持创新驱动,知识产权工作提质提效

一是提升保护水平。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方案》,建立知识产权联席会议机制,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设立中国(安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淮北分中心、县区工作站全覆盖。签订《淮河生态经济带地理标志品牌执法保护联盟合作协议书》,促进跨区域联动。开展专利“铁拳”专项执法行动,全市共查处知识产权案件212件,罚款48.83万元。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三批非正常专利申请2118件,已撤回1997件,撤回率95%。

二是提高运用能力。全方位培育知识产权品牌,相山经济开发区、淮北高新区被列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培育园区,我市2家公司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优秀奖,7家企业获得第八届省专利奖,创历年来单届获奖数量新高。举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银企对接沙龙活动,全市办理质押融资32笔,融资金额22108万元。相山区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区验收。

三是注重专利培育。设立淮北商标注册受理窗口,指导帮助淮北矿业集团临涣选煤厂申请驰名商标保护,完成“淮北麻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申报积极兑现2020年度知识产权奖补政策。1-10月,发明专利拥有量1552件,注册商标3591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9件,超省政府下达任务数(6.4件)的23.4%。

(五)坚持高线发展,质量品牌建设推进推深

一是推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持续开展“四个一”质量提升行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市级政府质量奖评选等工作。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杨杰获得省政府质量提名奖,实现我市省政府质量奖新的突破。淮矿集团荣获苏浙皖赣沪四省一市优秀企业文化50例宣传。相山区成功创建“安徽省质量强区”。缺陷产品召回工作成效显著,共发布缺陷消费品召回公告9批次,召回缺陷消费品10226件,召回次数、数量排名前列受省局肯定。

二是发挥质量基础作用。新建5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深入15家企业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开展民生计量专项行动,摸底登记眼镜制配场所130家,集贸市场44家,加油站134家,查处违法案件23件。新主持制定实施3个国家标准,3个行业标准,2个省地方标准。推动100家企业实行企业标准总监制度。开展全市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培训70家,确定试点4家。选择对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计量审查。

三是推进战新产业发展。淮北高新技术开发区陶铝新材料被列为省局2021年专利导航服务基地重点支持项目。积极推进成立陶铝新材料和高端铝基材料标委会,指导陶铝产业相关单位制修订1项国家标准。国家铝基材料及制品质量检验中心批筹工作有序推进,已通过省局专家论证,并审核上报国家局批筹。加强产品检验、计量检测、食品药品检验等技术基础建设,省铝制品检验中心通过CNAS权威认证,正式跻身“国家认可实验室”行列。

四是对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牵头开展淮海经济区市场监管执法协作,组织编印淮海经济区市场监管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共收录10市市场监管部门查办典型案例38件。落实《长三角地区法制计量领域合作互认协议》,全市“C标志”企业已实施自我声明。深化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全市发展线下无理由退货企业共计275家,发展参与放心满意消费创建经营户369户,新培育示范街区5个,示范行业1个。临涣牛肉酱获得“安徽特色伴手礼”“长三角特色伴手礼”荣誉称号。

(六)坚持执法从严,市场秩序规范有力有序

一是加强法治建设。开展执法人员专题讲座,提高执法能力。开展全系统行政执法卷宗评查,市司法局向省司法厅推荐我局5件行政处罚案卷为优秀案卷。规范执法行为,强化行政处罚案件合法性审查,共召开6次集体讨论会议。“无讼机关”创建活动成效显著,一审审结我局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5件,同比降幅达到44.44%,5个案件原告均未上诉。

二是加强公平竞争执法。邀请律师、业务骨干组建公平竞争审查专家库,开展审查员业务培训120人次。建立公平竞争审查三项制度,审查以政府名义制定的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42份。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聚焦医药、建筑等垄断多发易发领域,开展公平竞争审查专项行动。

三是加强综合执法。牵头开展整治非法经营成品油专项行动,21个非法加油站点已全部关停、取缔。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强力推进打击传销、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价格、散煤、广告、网络等执法工作,退还转供电环节多收价款43.4万元,不正当竞争立案9起,全系统办结各类违法案件2333件,同比上升13.1%。查办的某教育培训中心发布违法广告案入选我省2021年第一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王某利用网络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获全省案例宣讲大赛二等奖。

四是探索监管新模式。印发《淮北市关于在市场监管重点领域探索随机+网格一体化监管的实施方案》,在全市重点领域探索随机+网格一体化监管的新模式,推动信用与重点领域监管深度融合。常态化开展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已检查企业1399 家次,完成双随机任务179批次,检查结果公示率达100%。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对属初次违反且及时纠正的,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24种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

五是净化消费环境。加强舆情监测及核查处置,推进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全市新建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29家、ODR企业37家。畅通投诉渠道,妥善化解各类消费纠纷,12315平台共接收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2216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6.7万元。

(七)坚持“双招双引”,医药健康产业链做强做优

一是坚持高位推进。成立医药健康产业链工作专班,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同时抽调部分药学、检验检测方面的专家进入专班。制定《淮北市提升医药健康产业链水平工作方案》,坚持锻长、补短、育新三条路径同时发力。

二是突出龙头带动。发挥华润金蟾、英科医疗等头部企业优势,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延长医药健康产业链条。今年以来,全市新开工3个项目、新签约7个项目、新备案项目9 个。

三是加大招商力度。紧盯医药健康产业细分领域和上下游相关环节,推进全链条精准招商,组建由党组成员任组长的两个县干招商组,加快推进招商项目对接。截至目前,我局外出招商6次,拜访企业13家、邀请外地客商来淮考察8家。其中,医药健康产业项目签约项目2个、在谈项目2个。

二、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我局将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实现市场监管思想观念“更新换代”,能力素质“升级换挡”,工作方式“提质增效”,谱写市场监管新篇章

(一)强化党建引领,在争先创优意识上再发力。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纵深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学史力行中强化党员的初心使命。不断创新党建文化形式载体,丰富党建文 一业一码一化宣传活动,精准监督和常态监督相结合,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做好机构改革的“后半篇”文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模式,铺开涵盖多条业务线的技能大比武,激发干部争先创优内在动力,加快建立忠诚担当的职业化市场监管执法队伍。进一步完善综合执法队伍改革,提高综合执法效能。加强基层执法人员能力建设,推动基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

(二)突出改革创新,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上再发力。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着力点,以实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为契机,对标长三角,统筹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涉企经营许可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歇业制度,积极探索推动在市场主体高度关注、办理频次高的行业开展“一业一证一码”改革,提升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度,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稳步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探索随机+网格一体化监管新模式。着力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长效工作机制,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对新业态等经济活动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三)落实最严要求,在坚守安全底线上再发力。“四个最严”为根本导向,把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贯穿工作始终,注重源头防范、综合治理,持续巩固稳中向好的市场领域安全态势。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加强“食安安徽”品牌建设,大力培育扶持力度,助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强化源头治理。大力实施食品安全十大攻坚行动,推进“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全力保障新冠病毒疫苗、常规疫苗及防疫药械质量安全,严厉查处违法犯罪行为。以日常检查、专项检查、飞行检查检查为主要形式,全面加强监管,深入开展药械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群众用药用械安全。继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专业第三方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监督抽查,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推进电梯安全信息化项目续建工作,实现我市电梯安全信息化建设全覆盖。综合运用“五位一体”的监管模式,继续突出电线电缆、水泥、危化品等重点产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

(四)强化品牌建设,在提升质量发展高线上再发力。全面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大力实施质量对比、质量攻关、质量改进活动,增强质量品牌竞争力,打造质量管理标杆企业,推动杜集区和烈山区省质量强区创建。鼓励和支持各企业积极参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地方标准制修订,争取行业话语权。全面推行标准化总监制度,推进企业质量标准提升,力争规模以上企业全面推动企业标准总监制度。在淮北发布全国首个科技治超非现场执法领域地方标准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交通综合执法系列地方标准制修订,填补我国科技治超领域的空白扎实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加大质押融资和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力度,力争发明专利有效量突破18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5件。          

(五)提高执法水平,在提升民生幸福感上再发力。积极构建以互联网智慧监管为支撑、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网格化综合监管为手段的“三位一体”市场监管新模式。立足服务大局、改善民生理念,持续推进民生领域“铁拳”行动查办,聚焦关系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点产品、贴近群众生活的重点服务行业等领域,着力打击不正当竞争网络违法交易、传销违规广告、侵犯知识产权、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查办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大力发展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机制,构建多元化维权新格局,全力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六)加强技术支撑,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再发力。强化计量基础支撑、标准引领、质量认证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专业化食品、药品检验员队伍建设,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做好陶铝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建设,重点加强食品药品检验中心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国家铝基材料及制品质量检验中心建设,提升保障安全服务发展能力。积极支持陶铝产业单位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争取行业话语权,筹备建立安徽省陶铝新材料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争创国家级或安徽省标准化技术创新基地。通过“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具有特色优势、有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链发展。

(七)聚焦“双招双引”,在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链上再发力。充分利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打造皖北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等重大机遇,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定期调度,深入分析医药健康产业链的特点,研判产业发展趋势。及时研究出台促进生产医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方面为医药健康产业链发展提供支撑。围绕“强联、补链、延链”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县干招商组的作用,并动员全体市场监管干部,重点对接长三角区域城市及淮海经济区城市,进一步加大外出招商引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