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市场监管局“6.18”消费警示
随着“618”年中促销活动的临近,各大电商纷纷推出满减、秒杀、打折、狂欢价、红包、代金券、优惠券、预付定金等优惠活动,为此,淮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谨防网购陷阱,依法维权。
一是查看资质拒绝无照商家。《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在其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营业执照信息、与其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信息、上述信息的链接标识等。依法不需要进行市场登记的应当如实公示“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利用自己技能从事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和零星小额交易活动,依法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及实际经营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消费者在网购时务必先查看电子商务经营者资质的相关信息。
二是老年保健多警惕,不实承诺别轻信。现在网络上存在很多打着“养生治病”的名义向老年人推荐高价产品,进行非法集资、变相传销的行为屡见不鲜,老年人在保健品消费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牢记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切勿贪图小便宜,不要轻信不法商家虚假宣传和免费承诺,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核查保健品企业及产品信息,发现上当受骗保留相关证据,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是网购借党的二十大进行宣传的商品需谨慎。国家严厉打击非法销售与庆祝名义相关的“特供““专供”商品和“勋章”“奖章”“纪念章”及伪造“纪念币”“纪念钞”“纪念邮票”等行为,消费者一定要慎重购买。
四是网购儿童产品要注重以下问题。要尽量选择具有经营资格、信誉好的商家;认真查看商品标识、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食品生产许可证等详细信息;仔细查看生产厂家名称、厂址、生产日期、检验合格证、主要材质或成分等内容;注意其外观及质量状况;注意查看服装吊牌上的安全类别 A、B、C 是否明确(A类是婴幼儿用品,B类是可直接接触皮肤用品,C类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用品);认真检查衣服是否有异味或刺鼻气味;选择柔软性、透气性和吸湿性较好的面料;注意不要选择有细小装饰物的衣服,谨防孩子吞食。
五是谨慎选择直播带货商品。建议消费者要选择正规的直播平台、知名博主,清楚了解主播所推荐商品的来源、功能、质量以及效果;购买商品后,留存好商家信息、直播链接、支付凭证和票据等,谨防上当受骗、维权无门。同时在观看直播时不要只听信主播对产品的口头介绍或者因为价格优惠而直接下单,购买前先仔细了解产品的成分、功效、适用人群等信息,多渠道查看商品评价,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商品。
六是促销规则中看清隐藏条款。消费者在购物前要“擦亮”眼睛,看清隐藏的条款中有没有排除、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的不公平、不合理规定,确认商品是否属于“七天无理由退货”和“三包”的范围,以免选购后的利益受损。“6.18”期间较平时,商品促销力度更大,活动内容更丰富,“打折”“满减”等规则也更加复杂,部分电商也未能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介绍相关优惠信息,采取限制叠加使用、限制使用地区、限制使用时段等方式设置消费陷阱。消费者应注意了解商家制定的红包使用规则、打折规则等。
七是朋友圈购物需防范。尽量不要通过微信好友、微信群、QQ群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以防上当受骗或售后无法保障。
八是正规渠道支付请勿点链支付。消费者在购物支付时要使用平台提供的正规支付渠道,不要轻信卖家提供的第三方支付链接或二维码,不要轻易点击卖家通过短信、QQ等方式提供的交易链接或图片。
九是留存凭证以便日后维权。消费者在网络上进行消费时,应妥善保存促销活动截图、商品宣传图片、商品订单页面、聊天记录等购物凭证。一旦出现消费纠纷,若与经营者协商不成,可向平台客服投诉,或拨打12315向网店经营者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消费者组织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