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传销陷阱,守护青春与梦想
传销不仅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更把黑手伸向校园,让不少同学负债累累、学业中断,甚至身陷囹圄。市场监管部门郑重提示:网络传销,名为馅饼,实为陷阱!
一、识别传销
有以下三个特征,基本可以确定为传销行为:
1. 缴入门费:要求先交“加盟费”“培训费”“买产品”才能加入或升级,本质是变相收取人头费,这是传销的基本特征。
2. 拉人头返利:收入主要靠“发展下线”,下线越多提成越高,商品只是道具,价格虚高、质量低劣,甚至无实物物流。
3. 团队计酬层级超过三级:打着“多级分销”“校园代理”旗号,返利层级超过两级(含本级)即涉嫌传销。
二、拒绝传销
遇到以下场景立刻说“不”:
1.“微商”“电商”校园代理,要求一次性囤几千元面膜、保健品,承诺“拉同学一起卖,提成翻倍”。
2.“区块链”“元宇宙”项目,宣称“静态收益+动态分红”,需发展同学注册充值。
3. 校外公司“封闭式培训”,收手机、收身份证,讲师轮番“洗脑”,喊口号、击掌、跪地拥抱。
4. 网络“刷单”“点赞”任务,先垫付再返佣,逐级解锁“团长”“导师”,实质是网络传销升级版。
三、举报传销
遭遇传销行为,请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1. 保留证据:聊天记录、转账凭证、产品价目表、培训课件、APP 截图都是打击传销的“铁证”。
2. 快速通道:①拨打 12315 或登录全国 12315 平台(微信小程序/APP),选择“传销举报”,市场监管部门7日内告知受理,60日内反馈结果;②校内可直接向学校保卫处递交材料;③如遇限制人身自由,立即拨打110,公安机关与市场监管将联合执法。
四、合法兼职“三查三看”
查主体:看招聘方是否取得营业执照,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实注册地址与经营范围。
查产品:看是否明码标价、质量合格,可要求出示第三方检测报告及发票,拒绝“三无”或价格虚高产品。
查合同:看是否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薪酬方式、退货机制,拒绝口头承诺、空白合同。
同学们,传销的本质是“把信任当商品,把同学当下线”。让我们携手把传销赶出校园,共同守卫青春与梦想!
皖公网安备 340600020100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