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市场监管局电动车专项整治行动初见成效
淮北市市场监管局今年初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电动车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初见成效。
一是对登记信息统计核查比对,摸清了家底。现有销售电动车业务登记单位1197户,其中明确经营两轮电动车经营户321家。市局和县区局及所在各辖区基层所动员上千人次对全市范围内的电动自行车销售店、维修点进行“拉网式”检查比对,通过各县区市场局现场摸排核对,目前排查出电动车销售单位401家:濉溪县187家,相山区113家,烈山42家,杜集区59家。共摸排电动车生产企业4家,其中杜集辖区3家,高新技术开发区1家。
二是组织监督抽查,严把质量关。今年第一批组织监督抽查电动自行车16组,其中4组不合格,已依法处理。第二批抽查正在进行,已制定监督抽查计划5组,检测指标较之前检验项目有了很大的扩展,增加了在检测机构试验室做的阻燃性能、防火性能、淋水涉水性能等一些破坏性试验指标。
三是畅通投诉渠道,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消费者诉求,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截至目前,12315平台共接收电动车咨询投诉59件,其中:咨询40件,投诉19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万元。
四是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宣传,提高市民识别能力。采取电子屏播放,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CCC认证,以及电动自行车整治的目的、意义、要求,生产、销售、使用违标车辆的危害及后果,正确引导群众不购买不使用违标车辆,推进新标准执行,营造专项整治的良好氛围,印发宣传画1000份,上街宣传2次,进社区宣传1次,进门店宣传401家。目前市民购买电动车已经初步具备电动车、机动车识别意识,并主动索要发票、合格证、认证证书,主动上牌。
五是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实行信息共享,开展联合执法。主动与公安、经信、商务等部门协作,开展联合执法,在销售监管、质量抽查、车辆登记、路面执法、消费者投诉受理等工作中发现的违法线索,及时通报转交有管辖权的执法部门调查处理,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联动打击机制。目前,专项行动仍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