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四项举措”构建服务型执法新格局
今年以来,淮北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聚焦市场主体发展需求,通过创新执法模式、落实柔性举措、推行说理式执法、完善帮扶机制等四项关键举措,将服务理念贯穿执法全过程,以“刚柔并济”的执法实践,构建服务型执法新格局,为全市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网格化执法织密监管网,下沉服务破解企业难题。支队以“全域覆盖、精准高效”为目标,创新推行网格化执法模式。2025年5月起,将全市划分为6个一级执法网格、19个二级执法网格,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监管体系,实现市场监管领域执法无死角。50余名执法人员化身网格员下沉一线,承担日常巡查、隐患排查、政策宣讲等任务,主动靠前发现企业潜在风险并提前介入指导。在安徽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遇困时,执法人员主动上门,不仅帮助企业排查安全隐患,还针对性提出发展建议,用“下沉式服务”赢得企业认可。同时,建立执法回访机制,持续跟踪企业整改情况,提供全周期帮扶。
“两个清单”落地显柔性,免罚机制传递执法温度。支队以市场监管领域“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相关清单为核心抓手,扎实推进柔性执法落地。严格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及《安徽省市场监管领域不予行政处罚和减轻行政处罚清单》,对符合“两个清单”首次违法、情节轻微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行为,优先采用指导、教育、告诫等非强制性措施,杜绝“一刀切”处罚。截至目前,支队共办理案件633件,其中免罚案件31件,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留足发展空间。
说理式执法化解矛盾,“指导帮扶”替代“处罚管控”。支队全面推行说理式执法,将“释法说理”贯穿执法全流程,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执法人员摒弃生硬说教,用通俗语言解读法律法规,同时逐项明晰违法事实、出示关键证据,让当事人清晰知晓“为何违法、违在何处”。在处理安徽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问题案件时,执法人员未简单适用处罚程序,而是深入了解企业经营困境,多次实地走访查看生产流程,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以“指导+帮扶”替代“处罚+管控”,最终引导企业主动整改、实现合规经营,真正做到“案结事了、法明理顺”。
“三书同达”搭建帮扶链,全周期护航企业合规发展。支队创新推行“三书同达”制度,为企业构建“处罚+指导+修复”的全链条帮扶体系。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合规建设提示书》。《合规建设提示书》精准指出企业经营中的合规漏洞,提供行业适配的整改方向;《信用修复告知书》明确信用修复的条件、流程与时限,手把手指导企业消除违法记录影响。在安徽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案件中,执法人员未“一罚了之”,而是在作出处罚决定后,详细告知企业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要求及信用修复流程,协助企业完成信用修复,维护企业诚信形象。这一“刚柔并济”的模式,既守住执法底线,又帮助企业快速回归合规轨道,为其长远发展注入信心。
皖公网安备 3406000201001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