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预防+服务+监管+处置”一体化模式推进展会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为进一步落实在关键领域和环节构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调解等快速处理渠道工作要求,淮北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打造“预防+服务+监管+处置”一体化管理模式,护航展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今年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入驻展会发放知识产权宣传资料500余份,接受相关咨询服务30余人次,检查商品400余件,发现违法线索3条,立案1件、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份。
建立机制,提示预防。以知识产权议事协调机构为抓手,加强与商务、农业农村、文旅体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全面摸排全市展会开办情况,建立展会开办相关情况统计台帐,有针对性地部署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方案,建立部门协同保护机制,明确部门工作职责,督促主(承)办方与参展主体签定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发布展会知识产权风险提示函,引导参展主体签署知识产权保护承诺书,强化自律意识,预防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发生。
公益援助,优化服务。畅通展会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渠道,依托市县(区)两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入驻展会设置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点。联合淮北市仲裁委、公证处、律师协会等机构团体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宣传,现场受理展会知识产权投诉举报,调解知识产权纠纷,解答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方面的咨询,组织提供知识产权侵权判定参考意见等,为展会提供全方位知识产权公益维权援助服务。
严格执法,加强监管。展会期间,市局、县(区)局、市场监管所三级联动开展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参展主体是否存在未经授权使用他人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业宣传活动、将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作为商标使用等行为。对带有专利字样和特殊标识的商品进行拍照登记,通过官方网站进行查询核对,严格按照法定时限和程序对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处理或依法转办。
闭环管理,有效处置。展会结束后,强化知识产权信息跟踪处置,对展会期间知识产权信息进行专门统计,全面梳理、处理回复、汇总分析展会期间知识产权投诉、纠纷处理情况。对已立案尚未办结的知识产权案件,依法跟踪处理。同时结合案情向有管辖权的部门移交相关线索。案件处理完毕后及时将相关侵权违法信息通报展会主(承)办方和涉及的相关部门,总结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成功经验、积极宣传典型做法和优秀案例。